Ipratropium
- 概述
- 副作用
- 剂量
- 专业人士
- 互动
- 更多
On This Page
- 描述
- 临床药理学
- 适应症和用法
- 禁忌症
- 警告
- 预防措施
- 患者咨询信息
- 药物相互作用
- 不良反应/副作用
- 过量用药
- 剂量和用法
- 如何供应/存储和搬运
Ipratropium描述
Ipratropium溴化物吸入液中的有效成分为一水Ipratropium溴化物。它是一种抗胆碱能支气管扩张剂,化学名称为8-azoniabicyclo[3.2.1]-octane,3-(3-hydroxy-1-oxo-2-phenylpropoxy)-8-methyl-8-(1-(甲基乙基)-,溴化物,一水(endo,syn)-,(±)-;一种人工合成的季铵化合物,化学上与阿托品有关。Ipratropium溴化物是一种白色结晶物质,易溶于水和低级醇。它是季铵化合物,因此在水溶液中以电离状态存在。它在非极性介质中相对不溶。Ipratropium溴化物吸入液是在雾化器的帮助下通过口服吸入的方式给药。每毫升含有Ipratropium溴化物,USP0.02%(无水基)在无菌,无防腐剂,等渗盐水溶液中,用盐酸调节pH3.4(3~4)。
Ipratropium-临床药理学
溴化Ipratropium吸入液是一种抗胆碱能(副交感神经溶解)药物,基于动物研究,它似乎通过拮抗从迷走神经释放的递质乙酰胆碱的作用来抑制迷走神经介导的反射。抗胆碱药可阻止乙酰胆碱与支气管平滑肌上M受体相互作用引起的细胞内环磷酸鸟苷(CGMP)浓度升高。吸入溴化Ipratropium吸入液后的支气管扩张主要是局部的、部位特异性的效应,而不是全身性的效应。正如粪便排泄研究所显示的那样,所用剂量的大部分是吞咽的,但没有被吸收。雾化吸入2毫克剂量后,平均有7%的剂量从肺表面或胃肠道吸收到体循环。静脉给药后消除半衰期约为1.6小时。Ipratropium溴化物与血浆白蛋白和α1-酸性糖蛋白的结合率最低(体外为0-9%)。它被部分新陈代谢。对老鼠的放射自显影研究表明,Ipratropium溴化物不会穿透血脑屏障。Ipratropium溴化钠吸入液在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尚无研究。在这些患者群体中应谨慎使用。在对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相关的支气管痉挛患者进行的为期12周的对照研究中,大多数患者的肺功能在15-30分钟内显著改善(FEV1增加15%或更多),1-2小时达到高峰,持续4-5小时,大约25-38%的患者在7-8小时内表现出15%或更多的增加。在整个12周期间证明了Ipratropium溴化物的持续有效性。此外,用力肺活量(FVC)也有显著增加。然而,在12周的研究期间,Ipratropium溴化物在主观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并没有持续显著的改善。另外还进行了为期12周的对照研究,以评价Ipratropium溴化物吸入液与β肾上腺素能支气管扩张剂溶液、美托肾上腺素和沙丁胺醇联合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与单独使用β受体激动剂进行比较。联合治疗在FEV1和FVC方面产生了显著的额外改善。在联合治疗中,FEV1改善15%的中位持续时间为5至7小时,而单独接受β-激动剂的患者为3至4小时。
Ipratropium的适应症和用法
Ipratropium溴化物吸入液单独或与其他支气管扩张剂,特别是β肾上腺素合用,被认为是维持治疗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相关的支气管痉挛的一种支气管扩张剂。
禁忌症
在已知或疑似对Ipratropium溴化物或阿托品及其衍生物过敏的病例中,禁止使用Ipratropium溴化物。
警告
使用Ipratropium溴化钠吸入液作为单一药物来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支气管痉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在这种情况下,起效较快的药物可能是首选的初始治疗方法。溴化Ipratropium吸入液和β-激动剂联合使用并没有显示出在逆转与急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相关的支气管痉挛方面比单独使用任何一种药物更有效。服用溴化Ipratropium后可能会立即发生过敏反应,如罕见的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皮疹、支气管痉挛和口咽水肿。
预防措施
一般信息
在患有窄角型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或膀胱颈梗阻的患者中,应谨慎使用Ipratropium溴化物。
为患者提供的信息
应该提醒患者,如果溶液直接接触眼睛,可能会导致散瞳、暂时性视力模糊、窄角型青光眼沉淀或恶化或眼睛疼痛。使用带有口罩而不是面罩的喷雾器可能更可取,以减少雾化器溶液到达眼睛的可能性。应该建议患者,如果在一小时内使用,Ipratropium溴化物吸入液可以在雾化器中与沙丁胺醇或二甲丙肾上腺素混合使用。Ipratropium溴化物吸入溶液在雾化器中与其他药物混合时的药物稳定性和安全性尚未确定。应该提醒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按照处方一致地使用Ipratropium溴化物吸入液。
药物相互作用
Ipratropium溴化物已被证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支气管扩张剂,当与β肾上腺素能支气管扩张剂联合使用时。Ipratropium溴化物还与其他肺部药物一起使用,包括甲基黄嘌呤和皮质类固醇,没有不良药物相互作用。
致癌、诱变、生育障碍
在大鼠和小鼠身上进行的两年口腔致癌性研究表明,当饮食剂量超过6毫克/公斤/天时,Ipratropium溴化物没有致癌潜力。各种致突变试验(Ames试验、小鼠腹腔致死试验、小鼠微核试验和中国仓鼠骨髓染色体畸变)均为阴性。口服剂量高达50 mg/kg/d的雄性或雌性大鼠的生育力不受Ipratropium溴化物的影响。当剂量超过90 mg/kg时,可以观察到吸收增加和受孕率下降。
怀孕
致畸效应B类怀孕
分别在小鼠、大鼠和兔子身上进行的10、100和125mgkg剂量的口服生殖研究和分别在1.5mgkg和1.8mgkg(或大约是推荐的人类日剂量的38倍和45倍)下进行的大鼠和兔子的吸入性生殖研究,都没有证据表明Ipratropium溴化物具有致畸作用。然而,还没有对孕妇进行充分或良好对照的研究。因为动物繁殖研究并不总是预测人类的反应,所以只有在明确需要的情况下才应该在怀孕期间使用Ipratropium溴化物。
哺乳母亲
目前还不知道Ipratropium溴化物是否会从母乳中排泄出来。尽管不溶于脂的季铵碱进入母乳,但Ipratropium溴不太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到达婴儿体内,特别是在吸入时,因为Ipratropium溴在吸入或口服后不能被系统很好地吸收。然而,因为许多药物是从母乳中排泄出来的,所以当给哺乳妇女使用Ipratropium溴化物时应该谨慎。
儿科用法
12岁以下儿童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
不良反应
有关Ipratropium溴化物吸入液的不良反应信息来源于为期12周的主动对照临床试验。其他信息来源于国外上市后的经验和出版的文献。在为期12周的对照临床试验中,3%或更多的患者报告的所有不良事件,无论药物关系如何,都会出现在表格中。在使用溴化Ipratropium治疗的患者中,报道的其他不良反应不到3%,包括心动过速、心悸、眼睛疼痛、尿潴留、尿路感染和荨麻疹。报道了窄角型青光眼、散瞳和急性眼痛沉淀或恶化的病例。在为期12周的试验中,下呼吸道不良反应(支气管炎、呼吸困难和支气管痉挛)是导致停止Ipratropium溴化物治疗的最常见事件。当Ipratropium溴化物的日总剂量等于或超过2,000微克时,头痛、口干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症状加重更为常见。过敏反应有皮疹、舌、唇、面部血管性水肿、荨麻疹、喉痉挛、过敏反应等。许多患者都有对其他药物和/或食物过敏的病史。